祝玲
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过因病致贫、一人生病全家被拖累的案例。媒体所做的很有限,即使每天报道一起类似案例,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。乘坐地铁时,看到有则地铁安全的公益广告提倡 “自救、互助、有序”,我想这种精神,一样可以移植到慈善事业上来。
“自救”——“自助者,天助之”,古老的祖训放在今天依然有意义。任何因病致贫的人,如果自己放弃了,那任何的援助都失去了意义。就像近日本报报道的捐肝救女的那位母亲,她排除家庭阻力只身来沪,这种异于常人的勇敢坚韧让人感受到母爱的光芒,具有超强的感染力,吸引众人伸出援手。
“互助”——人间的大爱是始终存在的,我们欣喜地看到那么多愿意伸出援手的人们。李连杰、王菲、张国立等名人率先垂范,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,各种各样的新公益组织也慢慢浮出了水面,如“中国稀有血型联盟”让“熊猫侠”们不再孤军奋战。他们在各自的公益领域发挥作用。媒体也不断通过倡导公益的价值理念,吸引各阶层的社会人士投身到公益中。但是不管是基金会还是公益组织都不能忘本,公开透明是重要的,不能让透明度与知名度成反比。
“有序”——如果把各类个人、组织的捐款资金比作看不见的江河的话,如何能够保证他们的平稳流动,而不是忽而暴涨,忽而却又“断流”?曾有很多朋友反映,想捐钱的找不到门路,捐了款的又担心能否专款专用。如何让捐助也变得有序、合理、规范?医院是最直接接触病患的地方,如果遇到因病致贫的事件,医院能否设立专门机构,让市民可以直接与医院的这一公益机构联系,一对一、有针对性地进行捐助?一旦有市民想要帮助一些困境中的病患,他只要找到相关的医院,就能找到受助对象。而且从医院了解到的案例,也最为真实可信。
以此类推,公益慈善是否可以更加专业、更加稳定?打造出一定的知名度,让捐助的人,有了方向;让受捐的人,也能找到“组织”。
据统计,中国目前拥有公益组织的数量也已超过百万家,但基金会的数量却只有2000家左右。公益时报社社长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道,目前,中国的公益组织还处于发展阶段,大多也是关注助学、贫困等救助层面的工作。其实,作为公益组织,也可以做的很多,除了救助,是否还可以推动政府政策的改变?因为在中国公益组织的力量整体薄弱的情况下,政府拥有强大的力量,公益组织应成为政府服务社会职能的延伸,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。
(作者系本报社会部记者) http://www.jfdaily.com/a/2876566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