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9月,我很幸运地考入了天津中医药大学,成为莘莘学子中的一员。作为学生,我知道学习是我的第一要务,自习室、图书馆里经常能见到我的身影,在05-06年度,06-07年度,07-08年度我三度获学校奖学金,并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一级考试。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我不忘回报社会,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,多次参与社区义诊和奥体中心义务劳动等,由于表现突出荣获学校优秀志愿者称号与救死扶伤奖。在生活中,我热心帮助周围的同学,尽自己所能为同学出一份力,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。2008年6月,经过党组织一年多的培养和严格考核,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成为一名预备党员,这使我人生更加充实,更有意义。
初识献血
进入大学,开始关注社会公益事业。
2005年的冬天,无偿献血车开进我们学校,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献血,之前对献血没有太多的了解,只是觉得这是作为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。有时候做事并不求任何回报,只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来给别人提供一点方便。当走进献血现场看见一个个同学面带微笑地挽起袖子,正排队准备献血时,我甚是感动,他们将自己的血液捐献给那些需要输血的病人,为社会奉献一份爱心。既不是为利也不是为了名,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,只是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人。轮到我时,对面坐着的是一位始终微笑的护士姐姐,她非常热心的接待我,给我做常规检查。一切检查合格后,我来到了采血室,一位和蔼的护士轻声地对我说要放松心情,顿时紧张的心情烟消云散,非常轻松的对护士说:“来吧,我准备好了”。透过他们细微的举止,亲和的语言,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在医院里等待输血的病人期待的眼神,看到了那些被挽救的病人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,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平淡生活中不平淡的人生价值。由于是第一次献血,按规定只能献200ml,献完血后并没任何不适,但心情却是异常的开心。走出采血室,顿时我感觉阳光都是那么的明媚,那次才理解做好事之后的心情,并暗暗思怫着参加下次献血活动。
2006年无偿献血车再次开进我们的学校,我毫不犹豫,在全班第一个报了名,由于有了上一次的经验,这次献血的过程很快,血液中心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着想,只让我献了200ml。
捐献救命血
一个月后,我接到血液中心的一封来信,让我知道了自己拥有在汉人中的比例为千分之三的RH(-)血,中心问我是否愿意加入到其组织的“天津稀有血型联谊会”,其宗旨是:当需要我们这些血型时,我们要挺身而出。当时收到这信息时感觉自己的生命异常珍贵,责任重大,“愿意”是我最坚定的回执。
稀有血型病人用血时间的不确定性,决定了很多时候都要随叫随到。
2007年12月4日,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午休以便有更好的精力来上好下午的课程。12点36分天津市血液中心打来了紧急求救电话,一位外地身患急病的女孩,急需RH(-)血。当对方略带担心地问:“你真的能来吗?如果你能来,孩子就会有希望了”时,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:“没有如果,我一定会去!”撂下电话,我立刻赶到了血液中心,当时心情很急,生怕延误了孩子的病情。在天津市血液中心,打听了病人的具体情况后,挽起袖子对护士说:“孩子需要多少,我就献多少。”当一滴滴鲜血从我的手臂中流出,我非常的平静,我知道,马上它们就将进入另一个人的生命之中!人,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的。我一想到某一天,某一个生命,会因为我而延续!有一天,当我与某人擦肩而过,也许有我的血液在他的身上流淌,更有我所献出的爱心,铭刻在他的心房。当这种爱铭刻在你我的心中,当你我的血在一起流动,我们不会再畏惧寒冬,因为这让我们的心很暖,血很浓。在回到学校的路上,碰到一同学,看见我提了个血液中心的袋子,他问我:“又献血去了?”我只有用沉默来回答,因为我觉得我只是尽我所能,一切是那么的平常。第二天我接到血液中心的电话,被告知那200ml的血已顺利输给女孩,并成功完成手术。当时我非常高兴,也非常有成就感,每当想到着这个小女孩今后能够健康地奔跑,我就感到很是开心。
血液的传送,生命的延续。此时,顺着导管从身体流出来的,已经不仅仅是血液了,还有对生命的渴望与祝福,以及对人生和未来的希望。渴望、祝福与希望,以爱的名义融进了浓浓的血液里,共同绘出了红色的绚丽,如火焰般炽热。
作为当代社会的热血青年,在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,个人讲求无私奉献的时代,我觉得无偿献血恰好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。就是在这个给予的过程中,我将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。作为一个无偿献血者,我们是在用自己的鲜血,帮助另一个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。我们在给别人幸福的时候,也在给予幸福自己。有这样一句话:爱,是因为奉献而更充实;心,是因为付出而变得宽广。